11月18日,京东集团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引发了人们对于互联网新旧秩序变革的猜想。报告显示,京东则一骑绝尘,三季度总营收为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在总量和增长上都实现了新的跨越,经此一役,京东股价在美股收盘之际收涨5.93%,远超市场预期,京东在整体消费环境低迷的第三季度仍然能保持昂扬向上,与其背后的男人刘强东不无关系,这个从江苏宿迁的贫寒农家走出来的男人,总有一股坚韧又真诚的精神。
1、自建物流体系
关于电商物流,刘强东曾经受到过不少质疑。2004年的刘强东决定要打造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认为这样才可以确保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刘强东不计成本和短期收益打造自建物流体系,为的是保证好货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是顾客至上;而正是刘强东的这份坚持为京东打造出了独特的护城河,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刘强东站在了人性和道义这一边,站在了历史和人民这一边。在无数公司通过算法不断压榨底层员工的剩余价值时,在快递公司选择聘用临时工降低用人成本时,刘强东坚持他的原则。他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尖锐指出把物流外包的真实目的是赚可耻的钱,他在采访中说:“这是一笔可耻的钱,每个保安,每个保洁,每个快递员,都必须跟京东公司直接签约劳动合同,不允许有一个员工去给我做外包。如果你这家公司牺牲了兄弟们60岁之后保命的钱,你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那是可耻的钱。”
2、人才培养体系
做企业的人,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人才上哪找?同时互联网的人员流动率也越来越高,人才也很难留住。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重视人才培养,没有花时间花心思去做好人的长期发展规划,只是一味地快速用掉年轻人的短期价值。
刘强东在2007年采纳了今日资本投资人徐新的建议,建立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比如针对总监以上的“EMBA进修方案”,面向中低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干部培训班”,甚至还给底层员工比如配送员开设了“十百千培训工程”,其中最令刘强东得意、也是出精英管理者最多的项目,当数面向大学毕业生的“管培生精英”。
刘强东在2013年以前甚至全程参与管培生的选拔、授课、咨询和考核。他在用人方面不因出身看低人才,反而更愿意给那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机会,认为这些人身上有吃苦耐劳、简单朴实的美德。尽管他给了管培生直接邮件联系自己的特权,甚至从着装礼仪、言谈举止到酒会规矩,他都手把手指导。这些行为无不像一位慈父,因为同是从底层和懵懂状态走来,年轻人要吃的苦他全都记在心里了,如今才能将心比心,带出能干又忠诚的青年人才。
3、十节甘蔗理论
根据京东披露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有96%的资金都投入了商品采购、物流履约、技术研发、员工薪酬福利以及对品牌商家扶持等,这些全都属于实体经济领域。2017年初宣布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的技术研发投入已累计达750亿元左右。
刘强东从来都不是打算做简单事,他曾经发表过“十节甘蔗”理论,即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10个环节。要布局所有环节的京东,在此前十二年持续亏损,面对上下游和员工股东的压力,面对外界竞争对手的嘲笑,刘强东从未退却。他看到的是未来,所有零售业的边界都会消失,而京东则意欲打造无界零售,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提供商。无界零售第一个核心诉求就是把整个中国社会化的物流成本再降到5%以内,这样才能够真正把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那么如何降成本呢?京东不走压低上游实体供应商利润的老路,也不走压低下游物流员工血汗钱的黑路,京东是要通过技术来压缩时间,实现价格稳定和供需灵敏。刘强东投入了数百人力到京东智能供应链的研发上,根据历史销售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销量,同时还研发了自动补货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各品类在全国仓库网络的最优分布。这样一来,京东就能在某城市遇上销售旺季前,提前把货运到该城市,消费者还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到货物,而仓库也不用面临积压囤货的困扰。
归根结底,一个人做出的事是他的品质和价值观的体现,能走多远就看他的价值观和时代发展、人心向背是否一致。刘强东的二十年磨一剑终将利刃出鞘,离不开他坚守的正道精神。从他在中关村卖电子产品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有卖过盗版和假货,走到今天他把这种精神发扬到了京东体系的上上下下。刘强东在信中写道:“正道成功是整个价值观体系中的基石,也是京东基业长青的价值信仰。”赌企业的生死存亡,更重要的是押对人,就冲刘强东这样的正道精神,就值得消费者们选择京东进行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