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勇攀创新高峰 贡献“西工智慧”
近日,由西安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下一代和前瞻性动力电池关键科学问题及核心技术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在西安召开。
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等处的专家组认真听取和审阅了项目报告及材料,经过质询与讨论,指出该项目在新型高比能长寿命正极材料、高容量负极材料,正负极兼容多功能电解液及耐高温高电压隔膜设计以及高面容量电极设计及安时级电芯一体化集成研究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项目组织管理有序,同意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十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持续汇聚优势资源,深耕科研沃土。特别是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学校聚焦“兵工+”特色主线,紧扣“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部署,系统构建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强国建设、国防科技发展中奏响了“西工科研”的时代强音。
聚焦战略需求 锻造科研硬实力
科研是强校之基,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防需求的核心支撑。西安工业大学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后改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为西北地区兵器工业配套的惟一一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传统。
从西安第二工业学校,到西安工业学院,再到西安工业大学;从隶属原兵器行业部委,到划转至地方,再到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共建的省属高水平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担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坚定不移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了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历史难以忘记。早在1959年,西安工业大学研制的1万副3倍观剧镜送抵首都,献礼国庆10周年纪念活动。新时代以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光电信息、新材料、兵器测试与控制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创成果突破。围绕科技“卡脖子”问题精准发力,多个方向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十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委科技委等各类项目逾千项,科研经费总量持续攀升。“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及“中大口径xxx先进制造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学校省部级奖励近百项,连续三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更跃升至前5‰。
构筑平台高地 融合创新动能
平台建设是科研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基石。十年来,学校持续夯实科研平台体系,建成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研究基地37个,涵盖兵器科学、光电工程、先进制造、信息与控制等重点领域。依托“新材料陕西实验室”“能源陕西实验室”等省级战略科技平台,学校不断拓展在国家创新版图中的纵深与广度,提升科研服务国家需求的集成力与支撑力。
在新能源赛道上,氢能研究团队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聚焦储氢材料领域,在镁基储氢材料工程化技术上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助力新能源关键技术国产替代,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
学校在兵工科研领域不断拓疆拓域,率先探索“兵器美学”新兴交叉学科,将兵器科技与工业设计、人文艺术深度融合,赋予装备以功能之美与文化之魂,在增强产品实战性能的同时,推动国防科技由“可用”迈向“卓越”。这不仅彰显了学校科研育人的独特视野,也丰富了兵器文化的时代内涵。
成果转化是科研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学校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先进单位”,深度参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7个团队入驻“秦创原·未央区成果转化基地”,“先进光子器件概念验证中心”入选全省首批建设名单。榆林研究院认定为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并与陕西金属有色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科技成果落地、技术服务产业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打通了科技“最后一公里”。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科研活力
良好的科研生态,源于系统的机制创新与制度激励。学校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聚焦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职称评审机制优化、横向项目结余经费管理等方面持续破题,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导向的科研激励体系。
一系列制度改革为科研赋能增效,也为兵工科研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十年来,学校一批兵器相关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核心技术实现转化落地,支撑多项国防配套项目顺利推进,服务国家战略安全,体现出高校科技创新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引领科研方向,精神铸就科技理想。学校广大科研工作者坚持“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勇于挑战前沿领域,在光电信息、先进制造、兵器控制等核心领域接续攻关,持续输出高质量成果,锻造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科研铁军,用行动书写“科技强兵”的时代答卷。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西安工业大学将持续强化原始创新与应用转化双轮驱动,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兵工科技策源地和区域创新新高地,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国防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西工智慧”。(西工·宣)
责任编辑:夏岩